膠帶是快遞包裝中最常見的耗材,但過度纏繞會造成巨大的浪費。1月6日山西順豐傳來消息,該快遞企業(yè)巧打封裝耗材“節(jié)約牌”,把需要申請多少用量的“話語權”從網(wǎng)點交到一線快遞員手上。簡單來說,就是準備多少膠帶等材料,由快遞員說了算。這個小改變,讓耗材的實際使用率大幅提高。2021年山西順豐在業(yè)務量遞增的情況下,僅封裝膠帶,就比上一年節(jié)省了1500萬余米,數(shù)量非??捎^。
“我從網(wǎng)上買了一塊手表,小小的包裝盒,膠帶纏了一圈又一圈,扯下來至少有兩米長,實在太浪費,拆起來還費勁?!笔忻駝⑴空f,收快遞,每次都要拆掉膠帶、紙箱、封裝袋、內襯等一大堆封裝材料,除了紙箱能再利用,其他隨手就扔掉了。
對于這種情況,我市各個快遞企業(yè)紛紛打出“節(jié)約牌”,在確保商品運輸安全的前提下,在封裝材料使用量上做“減法”。這方面,山西順豐的辦法值得借鑒:所需要的封裝材料一般都要提前備貨,而以往要備多少量是由網(wǎng)點向上一級申請,往往數(shù)量會遠超實際使用量。看見材料很“富余”,快遞員在封裝紙箱時就會很“大方”,寧可多用也不剩下,從而造成了材料浪費。
對此,山西順豐嘗試了新辦法:申請封裝材料時,由快遞員個人在手機App上直接“下單”,而且申請的數(shù)量要與各自的業(yè)務量相匹配。可別小看了這“一點點”改變,這樣做,每一個快遞員在申請下個月的封裝材料前,都會細細盤算自己上個月攬收了多少快遞,每個快遞需要用多少膠帶、防水袋、掃碼運單等,而且在使用時會自覺避免過度包裝,做到了物盡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