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書香校園”建設推進會舉行,會上公布了中宣部和教育部即將實施的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五大工程”。
本次會議由中宣部出版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山西省教育廳、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出版協(xié)會組織實施,旨在探討豐富青少年閱讀內容,完善校園閱讀設施,幫助青少年學生更好養(yǎng)成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五大工程”為:“書香校園”建設工程,鼓勵學校開展“每天閱讀一小時”,推動每一所學校都成為“書香校園”;閱讀資源優(yōu)化工程,豐富閱讀資源供給,強化閱讀推廣;閱讀素養(yǎng)培育工程,加強閱讀指導隊伍建設,探索家庭親子閱讀策略;科技賦能閱讀創(chuàng)新工程,強化數(shù)字閱讀,開發(fā)AI閱讀,打造國家智慧教育讀書平臺;閱讀成果展示轉化工程,鼓勵青少年學生閱讀后深度思考,開展“行走的閱讀”,做到學思結合,知行合一。通過“五大工程”,各地將形成“一地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局面,讓讀書行動實起來、亮起來,讓“書香校園”遍地開花,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夯基鑄魂。
會上,山西省教育廳、南京市、重慶市沙坪壩區(qū)、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分別對本地或本校開展的讀書特色實踐活動及思考,進行了經驗交流。其中,我省在“書香校園”建設方面開展的工作引起與會者共鳴。近年來,我省將閱讀納入教育強省規(guī)劃綱要,納入基礎教育擴優(yōu)提質行動,納入家校社共育體系,納入督導評價體系。創(chuàng)設“讀好書”的書香環(huán)境,充分利用山西省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引導青少年博覽群書、開拓視野,包括創(chuàng)設紅色文化、名家引領、科技主題、文旅融合的“書香校園”。建立“善讀書”的長效機制,注重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建立“五個融合機制”,引導青少年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推進閱讀與教育教學、校園文化、教師培訓、數(shù)字教育、交流激勵等融合。
另外,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防城港市東興市實驗小學教師、太原市杏花嶺區(qū)后小河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北京大學2024級博士生、上海盲童學校高二學生均分享了各自的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