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的房子是100平方米,實際面積只有70平方米,被公攤30平方米。公攤面積是每個購房人買房過程中必然遇到的問題,公攤了多少?如何計算公攤?均由開發(fā)商說了算,消費者莫名接受的同時,還莫名承擔了高額費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臨近,買房合同的公攤面積條款再次引發(fā)關注,頻上熱搜?!爸袊暋钡葒鴥葯嗤襟w接連發(fā)聲建議,取消商品房公攤面積,以套內面積交易,讓買房人買個明明白白。
什么是公攤面積
究竟什么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筑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積。無論是高層還是低層,只要是商品房,都會有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指各產權人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共有建筑面積,主要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wèi)室、為整座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等。目前高層住宅公攤面積計算方式為:公用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shù),各套(單元)的套內建筑面積乘以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shù),得到購房者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公攤面積過大,購房者需要負擔的金額隨之增大。但是,公攤面積也不是越少越好,公攤面積小,就意味著公共部分的面積變小了,即通道、樓梯和電梯都變窄變小了,直接影響購房者的居住舒適度以及安全性。因此公攤面積貴在合理,目前,我市新建商品住房的公攤面積一般在25%以內。
公攤面積是個“坑”
談起“公攤面積”,市民王強忍不住大倒苦水。2018年,他在南中環(huán)街附近購買了一套新房,“公攤面積”讓他很受傷?!耙还?00平方米的房子,公攤面積就達到了23%,每平方米1.3萬多元,這就意味著要花費20多萬元,購買根本得不到的公攤面積?!蓖鯊姼嬖V記者,“更氣憤的是,房屋精裝修價格也是按照建筑面積計算,難道垃圾道、過道等公攤部分也要按照每平方米幾千元的價格裝修嗎?咨詢開發(fā)商,公攤面積包括哪些,是怎么計算的,他們根本提供不了具體依據(jù)和算法,這項極其不透明的收費,對購房者傷害很大?!?/p>
公攤面積缺少標準、管理混亂,不僅會讓消費者在購房時需支付更多房款,還與裝修費、物業(yè)費、供暖費等相關費用綁定在一起,甚至伴隨了房屋的整個生命周期。供暖、物業(yè)、裝修領域的部門或公司在計費時,傾向于選擇更有利可圖的建筑面積收取費用。比如,業(yè)主只在使用面積內取暖,卻要繳納包括公攤面積在內的建筑面積的費用;而物業(yè)只提供公攤面積的服務,收取費用時卻將使用面積計算在內。
公攤面積糊里糊涂,業(yè)主常年為它埋單,不滿意在情理之中。
期待取消“公攤”
新建商品住房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是不是更合理?采訪中有市民稱,羊毛出在羊身上,即使公攤面積取消,開發(fā)商也會把這部分的價格轉移到房價上。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來計算的話,每平方米售價1.5萬元,總價是150萬元,如果公攤面積是25%的話,實際使用面積就是75平方米,但是開發(fā)商售出的總價肯定不會變,那么單價則會漲到2萬元。如同帶皮核桃一公斤4元,去皮核桃一公斤5元,開發(fā)商不會虧自己。
有購房者稱,如果購買精裝房,每平方米的裝修費用就只算使用面積了,之前的費用可是連公攤都“精裝”,而且后續(xù)的取暖費、物業(yè)費也會按使用面積收取,那75平方米和100平方米的費用可是有差距的,這樣感受一下,還是按照套內使用面積交易劃算。
對此,省房協(xié)的相關負責人稱,實際上,早在2002年,重慶就以地方法規(guī)的形式,對商品房的計價方式作出規(guī)定,商品房現(xiàn)售和預售,均以套內建筑面積作為計價依據(jù),商品房買賣合同及商品房權屬證應當載明共用部位及設施。近幾年,廣州、北京等地也開始出現(xiàn)按套內建筑面積計價的探索。這種計價方法,總體來看,對購房者還是有利的。采訪中,業(yè)界人士建議,房產交易統(tǒng)一按照套內面積來計算,可以從源頭上避免矛盾與糾紛,應長遠籌謀、穩(wěn)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