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年輕時的大衛(wèi)和凱茜。中圖:大衛(wèi)和他的家人。右圖:大衛(wèi)和他的好友、乒乓球教練張廣濱。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發(fā),有一個地方,那是快樂老家……”對家的深刻記憶和情感,往往能夠跨越地域甚至是國界,直達人的心靈。6月16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中國緣”欄目講述了美國大衛(wèi)·艾德格林一家與太原近40年的情緣故事。6月22日,82歲的大衛(wèi)·艾德格林再次回到太原,記者有幸當面采訪這位老人,傾聽那份跨越大洋的深切情愫。
一頓可以吃40多個餃子
6月23日一早,在山西萬獅京華大酒店,記者見到了大衛(wèi)·艾德格林,老人身高1.85米以上,精神矍鑠,熱情洋溢。
“nice to meet you.(很高興見到你)”剛剛坐定,大衛(wèi)的話匣子就打開了:“forty years ago……(四十年前)”在太原外事辦翻譯老師史海榮的幫助下,我們一起聆聽大衛(wèi)講述他和太原的故事。
時間回到1984年,那時的大衛(wèi)42歲,出于對中國文化的好奇,他特別想到中國體驗一番,妻子凱茜也非常支持這一想法。大衛(wèi)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育管理專業(yè)博士,凱茜也是大學畢業(yè),當時正好有一個關于來中國教書的招聘啟事,良好的教育背景,讓他們獲得了在山西大學外語學院工作的機會。
一家人,一座城,就此結緣。“來中國工作的消息迅速在當地引起轟動,甚至都上了賓夕法尼亞的報紙,標題是《艾德格林博士辭去了一份43000美元的工作》。”大衛(wèi)說,那時的太原跟現在完全不同:“天氣很冷,公寓很小,空氣質量很不好,但是太原人非常熱情友好,這是最打動我的地方?!?/p>
說起初到太原,大衛(wèi)笑著說他鬧了不少笑話,比如在山西大學校園里,有一個賣香煙和巧克力的女士,每次見到大衛(wèi)都會對他說:“您去上課?”大衛(wèi)每次都擺擺手:“不要,不要。”這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回答讓大衛(wèi)的兒子安迪哭笑不得。原來“上課”這個詞和“巧克力chocolate”的發(fā)音相似,大衛(wèi)以為女士在問他是否買巧克力。
上世紀80年代,互聯(lián)網不發(fā)達,大衛(wèi)只能靠寫信和家人聯(lián)系。他經常去學校郵局詢問有沒有他的信,得到的答復大多是“沒有”。因此,大衛(wèi)學會的第一個漢語詞匯就是“沒有”。這位可愛的老人在講述自己經歷時,不時會冒出“羊肉串”“餃子”“醋”“宮保雞丁”等字眼,發(fā)音地道純正。“我特別喜歡吃羊肉串,太原人吃餃子喜歡蘸醋,我喜歡蘸醬油,一頓可以吃40多個?!甭牭竭@兒,大家哈哈大笑。
大衛(wèi)說,當時想著只待一年,沒想到回國以后,特別想念太原的朋友們。1985年,他再次返回山西大學。從1984年到1985年、1989年至1992年,6年期間,大衛(wèi)和妻子凱茜都在山西大學外語學院工作。用大衛(wèi)的話說:“山西太原是我的家,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p>
32年往返中國40多次
大衛(wèi)第二次回太原是在1989年?!拔覀兘o山西大學的負責人打電話,想要回來繼續(xù)教學,學校很歡迎我們。”那一年,大衛(wèi)的女兒只有兩歲,還需要人照顧?!皩W校給我和妻子安排在不同年級教學,我如果是上午8點到10點上課,我妻子就是10點到12點,既不影響教學,也不影響看孩子,非常人性化?!?/p>
這一次,18歲的安迪推遲了上大學的時間,跟隨父母再次來到太原,他利用自己的英語特長,和山西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們交流。6月16日,安迪又一次回到山西大學附屬中學,和高二年級的孩子們談心聊天。
1992年回到美國后,32年間,大衛(wèi)往返中國40多次?!懊看位靥惺芏疾灰粯?,一次比一次美?!比ツ?1月,聽說山西大學建成了東山校區(qū)外語實驗室,大衛(wèi)專門去感受了一下。新實驗室共有16間教室,可以同時容納1308名學生上課,是一個多功能的網絡教學平臺。在大衛(wèi)的記憶中,他在山西大學工作時,僅有3個語音教室,每個教室僅能容納30人,課堂上老師只能通過播放磁帶進行教學。如今的教學條件今非昔比,大衛(wèi)為這種變化感到振奮。
因為熱愛,大衛(wèi)對太原的感受非常細膩。每次回太原,大衛(wèi)都會入住同一家酒店,這里的工作人員幾乎都認識他,親切地稱呼他“大衛(wèi)爺爺”。有一次回到山西大學,有人過來和他打招呼:“您曾經是我的英語老師,能不能來給我們作個講座?”大衛(wèi)特別激動,他說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又高又胖,頭上沒有多少頭發(fā)的普通人。但是在山西大學,讓他感覺到自己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很受歡迎。說到高興處,大衛(wèi)手舞足蹈。
帶動40名美國人來任教
愛太原,是因為這里有真摯的朋友,乒乓球教練張廣濱就是其中一位。大衛(wèi)說,安迪和弟弟約翰都非常喜歡乒乓球,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們找到了山西省乒乓球隊的張廣濱教練,教兄弟倆打乒乓球。那時,張廣濱經常接待外國運動員來華訓練,亟須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大衛(wèi)一家便教他學習英語。在大衛(wèi)和安迪的影響下,大衛(wèi)的孫子邁卡從小也喜歡打乒乓球。去年冬天,大衛(wèi)帶邁卡回太原時,還專門帶他到乒乓球隊和隊員們切磋了一下。經過一上午的接觸,邁卡已經和當年的安迪一樣,很快喜歡上了這里,并和小隊員們打成一片。
就在記者和大衛(wèi)聊天的過程中,張廣濱也來酒店看望他,兩人見面就開心地擁抱在一起。“大衛(wèi)一家都是我的好朋友,當年他在山大任教的時候,我經常和安迪在一起玩,有時候還會溜進教室里聽大衛(wèi)講課。每次回太原,我們都會見面?!?/p>
兩次來中國教書,大衛(wèi)和妻子培養(yǎng)了300多名外語人才。他們當年的學生有的成了著名高校的教學骨干,有的成了外貿行業(yè)的佼佼者,有的早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舞臺。
一家人帶動一批人?!?0年來,我?guī)恿?0名美國人來到中國,他們大多從事教學工作?!贝笮l(wèi)自豪地說,“這個‘快樂老家’讓我們從老外變成了老鄉(xiāng)?!?/p>
(特別鳴謝太原外事辦史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