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字節(jié)跳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支持的全國古籍修復項目專家評審會,日前在北京舉辦,山西省圖書館申報的《西夏文佛經扉畫》修復項目,獲得專項基金支持。這是省圖首個珍貴古籍修復項目,也是首次有社會力量參與的古籍修復項目。
山西省圖書館館藏的《西夏文佛經扉畫》,屬元刻大藏經殘片,經折裝,高約30厘米,廣約11厘米?,F僅存卷首說法圖第三面和祝贊第一面。所附紙箋,豎排書寫漢文一行“西夏文大藏經扉畫斷片”,日文兩行,譯為“西夏國雕印的三千六百二十余卷里的內容,現存很少”。西夏建國初期,用50多年時間將大藏經翻譯成西夏文,稱作“蕃大藏經”。元大德年間,由僧人管主八主持,在杭州大萬壽寺雕印三千六百二十余卷西夏文大藏經和其他單部佛經,并施與寧夏、永昌等地寺院保存。
省圖館藏的這件大藏經殘片,抗戰(zhàn)期間由太原崇善寺收藏,因為比較稀見被日本人視為珍寶,所附紙箋疑為日本人書寫。殘片曾陸續(xù)見載于1942年葉靈原《崇善寺攝影集》和1964年日本百花苑出版的《大藏經成立與變遷》,能夠歷經戰(zhàn)火輾轉留存至今,彌足珍貴,是亟待修復保護的文化遺產。
今年9月24日,山西省圖書館正式獲頒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證書。省圖古籍修復始于1964年,2009年被原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是全國首批12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之一。近年來,古籍修復中心完成山西省國家珍貴古籍修復項目、西南大學圖書館國家珍貴古籍修復項目及館藏劉大鵬《退想齋日記》的修復。在2020年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舉辦的“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古籍修復成果展示活動”中,省圖4件國家級珍貴古籍修復作品受到表彰。山西省圖書館將借助國家級基金,圓滿完成《西夏文佛經扉畫》的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