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假接近尾聲,各大高校即將迎來“開學季”,市場上的各類開學裝備再次迎來銷售高峰。手機、平板、電腦、平衡車、無人機、養(yǎng)生壺、護膚品、連衣裙……在準大學生們的購置清單中,從生活必需品到時尚消費品,可以說應有盡有。對此,業(yè)內(nèi)人士稱,開學裝備從過去的臉盆、鋼筆、隨身聽到如今的手機、公仔、養(yǎng)生壺,從大包小包坐火車,到“空手到”和“開學寄”,“開學裝備”的一系列變化,折射出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消費潛力的巨大釋放以及消費方式的迭代變化。
“我是1994年上的大學,家里人為我準備了臉盆、鋼筆、水壺、快餐杯等一些生活必需品,條件好的孩子,可能會帶一臺傳呼機,這在當時就算是奢侈品了。我聽我姑姑——一位上世紀70年代的大學生說,當年上大學,她背著鋪蓋卷,拎著手縫的布袋,里邊只裝著幾件換洗的衣服,當時大家穿著都一樣,生活水平也都一樣,根本談不上消費。我的女兒今年9月份要上大學,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購物了,手機、筆記本電腦、無人機、小公仔、平衡車、按摩儀、消毒液還有保健品,七七八八算下來,花費將近3萬元?!笔忻窭盍终f,隨身攜帶的物件,印刻著幾代大學生的消費風尚。二十幾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開學裝備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就升級換代好幾茬了。
如今,00后已成為大學校園的主力軍,在他們的入學行囊中,除了手機、電腦、平板等“智能三大件”外,還出現(xiàn)了平衡車、養(yǎng)生壺等新面孔。相比于80后、90后,他們的行李越來越小,裝備卻是越來越好,生活必需品越來越少,個性化用品越來越多。他們的消費理念、偏好、方式正快速推動消費市場迭代變化,巨大消費潛力也蘊含其中。
山西財經(jīng)大學西方經(jīng)濟學田教授認為,隨著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大幅增長,居民的消費水平明顯提升。從大學生的行囊中,可以透視社會發(fā)展、經(jīng)濟騰飛、消費升級的諸多變化。現(xiàn)在,社會和家庭對教育的投入很大,大學生的素質(zhì)不斷提高,個人價值的追求也更加多元。希望大學生們在追求消費升級的同時,也能把消費的實用性放在消費選擇的第一位。
確實,大學校門還沒進去,就已花費上萬甚至數(shù)萬元費用,對絕大多數(shù)工薪家庭來說,顯然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一名準大學生家長告訴筆者,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不太好,為了孩子上大學,已經(jīng)去申請了助學貸款,但即使這樣,兒子的電腦和手機也是不能缺的。
消費升級是好事兒,但是消費不僅要實用,還得量入為出?!伴_學裝備只買對的不買貴的,真正做到理性消費?!睂Υ?,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學院的喬青老師稱,家長在給孩子購買學習裝備時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前做好購買計劃,根據(jù)需求選購。在購買開學裝備時,家長應該理性消費,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消費觀。在商品的選擇上,要盡量以平價、實用為主。孩子上學是為了學習知識、提升能力、服務社會、豐盈人生,而不是為了得到奢侈華美的開學裝備。不能為了所謂“面子”,產(chǎn)生攀比心理,既苦了自己,也坑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