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gjccu"><mark id="gjccu"><legend id="gjccu"></legend></mark></td>
    <ruby id="gjccu"></ruby>

  • <dfn id="gjccu"></dfn>
    <address id="gjccu"><b id="gjccu"></b></address>

    <dfn id="gjccu"><ul id="gjccu"><source id="gjccu"></source></ul></dfn>

        <style id="gjccu"><b id="gjccu"><acronym id="gjccu"></acronym></b></style>
        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山西新聞

        十大典型案例提醒 謹防電信網絡詐騙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李煉 2021年03月21日 07:40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現代通信網絡技術進步,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也迅猛增加、案件持續(xù)高發(fā),成為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為進一步普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安全知識,提高人民群眾拒詐防騙的能力,省公安廳反詐騙中心披露十起典型案例,希望對大家防騙、識騙的能力提升有所幫助。

          1“殺豬盤”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婚戀平臺、社交軟件等方式尋找潛在受害人,通過聊天發(fā)展感情取得信任,然后將受害人引入博彩、理財等詐騙平臺進行充值,騙取受害人錢財。

          【詐騙案例】

          2021年1月,D市的李小姐在玩“陌陌”App時,有一位自稱“王旭”的陌生男子發(fā)來交友信息,經過幾天簡單的交流,互相添加了微信。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二人感情迅速升溫,很快就確立了戀愛關系。接著“王旭”給李小姐推薦了一款博彩押注的軟件,并告訴李小姐其姐夫是負責維護網站的,現在這個軟件有漏洞可以掙錢,切記不要聲張。李小姐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投了2000元,很快就盈利到2263元并提現到賬。在“王旭”的慫恿下,李小姐又連續(xù)投入18筆,但這次想要提現的時候,卻發(fā)現App已經打不開了,而“王旭”也消失不見,李小姐這才反應過來,最終被騙70余萬元。

          【反詐提示】

          網絡交友務必提高警惕,不要被對方的花言巧語所迷惑,不要輕易透露個人隱私,不要輕易相信網友所說的“穩(wěn)賺不賠”“低成本、高回報”之類的投資賺錢的謊言,拒絕金錢誘惑。

          2虛假征信詐騙

          騙子冒充知名借貸平臺客服人員,用專業(yè)術語如“影響個人征信”“注銷貸款賬戶”“消除貸款記錄”等,引起受害人內心恐慌后,引導受害人下載多個App貸款平臺,按貸款額度取現后轉賬到指定賬號,實施詐騙。

          【詐騙案例】

          2021年1月,Q市的小楊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支付寶客服,要幫小楊注銷“校園貸”記錄,做結清證明。正在做實驗的小楊直接掛斷了電話。過了不久,對方又打了過來,并說出小楊的許多個人信息。小楊將信將疑,稱自己從未辦理過貸款,但對方說可能是小楊朋友或者學校的人幫忙辦理的。由于對方所說的信息非常準確,并說只要按其說的操作,系統(tǒng)就會進行統(tǒng)一升級,小楊的貸款記錄就會注銷,個人征信也不會受影響。于是,小楊在對方的指導下,開啟騰訊會議并共享屏幕,向多個網貸平臺申請貸款,并將貸款分別轉到了4個陌生賬戶里。事后小楊才醒悟過來,經向支付寶官方客服聯(lián)系才知自己并沒有“校園貸”記錄,此時小楊已損失近4萬元。

          【反詐提示】

          個人征信無法人為更改或消除,不存在注銷網貸賬戶的操作,只要按時還清貸款,個人征信就不會受影響。

          3虛假投資理財詐騙

          詐騙分子利用市民的理財需求,通過互聯(lián)網仿冒或搭建虛假投資平臺,分享期貨、黃金、股票投資知識,并推薦受害人添加微信群、QQ群,邀請加入他的戰(zhàn)隊一起賺錢。當受害人添加這些群,深信跟著“導師”有錢賺時,他們早已盤算好通過操縱虛假平臺數據,以“高收益”“有漏洞”等幌子吸引受害人轉賬實施詐騙!

          【詐騙案例】

          2021年1月18日,A市的資深股民老石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表示可以退還以前購買炒股軟件的服務費,于是老石便加了對方微信。隨后,對方把老石拉入“龍家樂”炒股微信群,每天有資深導師在群里發(fā)布炒股信息,對方還告訴老石,要退還的服務費都在一個名叫“ICP”的App里。老石半信半疑地下載后,服務費順利提現,他心花怒放!這時,導師告訴老石現在股市行情不太好,他把所有的錢都放在了“ICP”App里,還讓老石跟著他一起投資。謹慎的老石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投了9萬元,掙了不少也能夠提現,這才徹底放下心來,將68萬余元悉數投了進去。過了兩天,正美滋滋地等待收益的老石突然發(fā)現自己被踢出了群聊,導師也把自己拉黑,就連“ICP”App也打不開了,他這才恍然大悟受騙了。

          【反詐提示】

          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老師”“學員”都是托兒,理財軟件都是假,只有你是“真韭菜”。請勿相信非官方網站、微信群、QQ群所提供的投資理財訊息!對各種理財產品,投資者要掌握基礎的理財知識,務必通過正規(guī)途徑、合法渠道進行投資!

          4冒充公檢法及政府機關詐騙

          騙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冒充公檢法辦案人員主動撥打受害人電話,準確說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獲取信任,謊稱受害人涉嫌販毒、洗錢等案件,并偽造警官證、通緝令,要求受害人將錢轉至“安全賬戶”,實施詐騙。

          【詐騙案例】

          2021年1月,T市的小天接到一個自稱是“通信管理局”的電話,對方稱小天的手機號涉嫌詐騙,之后轉接到了“武漢市公安局”,“吳警官”對小天說:“詐騙團伙已落網,你名下的1個手機號和銀行卡涉嫌詐騙,需要你配合調查,否則就要把你名下的資金全部凍結并逮捕你?!毙√炻牭竭@里已經嚇壞了,趕忙按照對方指令下載了一款名為“quick-support”的木馬軟件,并將自己名下的貸款額度全部提現。當自己銀行卡內的37.3萬元被轉走后,小天還對對方的身份深信不疑,一直等“國家安全賬戶”返還自己的資金,直到給家人講述之后,才恍然大悟上當受騙了。

          【反詐提示】

          公檢法不會通過電話做筆錄辦案,也絕不會在互聯(lián)網上發(fā)送各種法律文書,更不會讓群眾向所謂的“安全賬戶”轉賬。

          5虛假購物、服務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網絡、短信、電話等渠道發(fā)布商品廣告信息,或謊稱可以提供正常的生活型服務、技能型服務以及非法的各種虛假服務等信息,通常以優(yōu)惠、低價等方式為誘餌,誘導受害人與其聯(lián)系,待受害人付款后,就將受害人拉黑或者失聯(lián);或以加繳關稅,繳納定金、交易稅、手續(xù)費等為由,誘騙受害人轉賬匯款,從而實施詐騙。

          【詐騙案例】

          C市的王某喜歡抱著手機刷快手,2020年她被主播裘某直播間內發(fā)布的抽獎信息吸引,便添加了裘某的微信。裘某的朋友圈里經常有各類購物送抽獎活動,聲稱中獎率百分百??吹截S厚的獎品,王某便花1100元購買了化妝品,并抽中了平板電腦。但王某遲遲未收到獎品,聯(lián)系裘某也未得到答復,王某這才意識到被騙。

          【反詐提示】

          在網絡購物中發(fā)現商品價格遠低于市場價格時,一定要提高警惕,謹慎購買,不要將錢款直接轉給對方。一旦發(fā)現被騙,請及時報警。

          6網絡刷單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電商,以提高店鋪銷量、信譽度、好評度為由,稱需雇人兼職刷單、刷信譽。不法分子為了騙取信任,開始會在約定時間連本帶利返還,待網友刷的金額越來越大,不法分子會以各種借口拒絕返款,甚至誘導網友繼續(xù)刷單。

          【詐騙案例】

          2021年1月,S市唐女士被拉入一兼職刷單微信群,群內自稱客服的人員主動加了唐女士微信,忽悠唐女士向其提供的一網絡博彩平臺充值刷流水,并承諾只要根據客服提示操作肯定能賺錢。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唐女士下載了客服推送的App,并充值98元試水。在客服提示下,唐女士果然賺了錢,98元變成了224元,并順利提現。接著,唐女士加大投入,又一次獲利提現10488元??粗~戶里的數字越來越大,唐女士投入的本金也越來越多,直到累計充值108萬元,準備將盈利的120萬元全部提現時,她才發(fā)現自己的賬戶不能提現了。唐女士連忙聯(lián)系所謂的客服,卻被拉黑,繼而被踢出群。

          【反詐提示】

          刷單本身就是違規(guī)欺騙客戶的行為,網上兼職刷單、刷信譽的都是詐騙!尋找兼職要通過正規(guī)渠道進行,要先交納定金或先行支付的工作,務必要謹慎對待!

          7假冒客服退款詐騙

          不法分子假冒“賣家”主動提出退款,以商品缺貨、商品質量問題為由,讓消費者申請退款。一種方式是不法分子誘導消費者點擊需要填寫個人信息和手機驗證碼的釣魚網站后盜刷轉賬。另一種則以理賠需要認證授權、支付信用不足無法到賬等為由,誘導受害人在支付寶、借唄等網貸平臺借款給對方。

          【詐騙案例】

          2021年1月,家住L市的黃先生接到自稱淘寶客服的電話,對方稱黃先生的賬戶需要由學生賬戶更改為成人賬戶,并要求他將借唄、花唄里的資金全部提現到余額中。黃先生以為這樣就能結束,照做后,客服又謊稱在處理過程中發(fā)現黃先生的支付寶與貸款軟件有關聯(lián),無奈之下,黃先生先后安裝了對方發(fā)來的八款貸款軟件,操作貸款后都轉到對方指定賬戶。當然,客服在這樣要求他的同時,也承諾所有有待商榷的款項共25萬元驗證后原路返回,可憐了等待多天的黃先生,直到報警時才發(fā)現所謂的客服早已消失……

          【反詐提示】

          在接到客服電話后必須先通過官方渠道向所購買的商家核實,不要點擊陌生人發(fā)來的鏈接或者掃描對方發(fā)來的二維碼,不要輕易告訴對方自己的個人信息如銀行卡信息,更不要輕易轉賬或進行任何涉及資金的操作。

          8冒充領導、熟人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得黨政機關領導干部的信息,主動添加下屬或企/事業(yè)單位負責人的微信,以關心個人前途或企業(yè)發(fā)展情況為話題,獲取受害人信任,再以急需用錢、自己不方便轉賬為由,讓受害人代為轉賬,并偽造匯款收據,實施詐騙。

          【詐騙案例】

          2020年11月,L市薛某突然收到好友申請,對方自稱縣委書記,雖然感到詫異,但薛某還是通過了好友。三四天后所謂的“書記”忽然與薛某聯(lián)系,稱朋友需資金周轉,自己不便轉賬,希望通過其賬戶將一筆款轉給朋友,后通過偽造轉賬憑證,謊稱自己已經把錢轉到薛某的賬戶,并催促薛某打錢給其提供的銀行賬戶,薛某發(fā)現錢沒到賬,對方便聲稱銀行到賬有延遲,信以為真的薛某便將85萬元轉到了對方提供的賬號。事后薛某發(fā)現對方根本不是書記,自己遇上了“冒充領導詐騙”。

          【反詐提示】

          微信上的“領導”找上門,不要輕易相信。凡遇到“領導”要求轉賬的,請務必電話聯(lián)系,確認身份,謹防被騙。

          9網絡游戲產品虛假交易詐騙

          騙子以低價銷售游戲裝備等為由,騙受害人匯款,收錢后消失或盜回賬號;或以高價收購游戲賬號為名,誘使玩家登錄釣魚網站交易,獲取銀行卡信息后盜取錢財。

          【詐騙案例】

          2021年1月,Q省的小陳玩手機游戲時,看到游戲社區(qū)里有人投放“有充值渠道可以低價充值游戲幣”的廣告,便聯(lián)系對方,并在對方指導下添加支付寶賬號、打開對方給的網址鏈接,進入名為“付品閣”的網站。
        對方讓小陳給該網站提供的銀行賬戶充值,小陳覺得這個網站看上去挺靠譜,里面的錢均可以提現,便充值了200元。對方稱200元的商品已賣完,只有700元的商品了,于是小陳又充值了500元。此時,客服又說因小陳之前未完善身份信息,賬戶里的錢均被凍結,需要再充值3倍的金額才解凍,于是小陳又充值2100元。如此反復多次,對方以多種理由讓小陳交錢解凍賬號,直到小陳醒悟過來。

          【反詐提示】

          廣大玩家不要沉迷于網游,游戲充值、購買網游裝備、道具要通過官方渠道,不要相信來歷不明的交易鏈接或私下進行交易。

          10網絡貸款詐騙

          詐騙分子以無抵押、無擔保、低利息為噱頭,引誘受害人登錄或下載虛假貸款網站或App,然后仿冒正規(guī)貸款平臺流程,要求受害人填寫相關個人信息,最后再以交納手續(xù)費、保證金為由,騙取受害人轉賬匯款。

          【詐騙案例】

          2021年2月,X市李女士收到一條貸款信息,對處于資金周轉困難的她,仿佛雪中送炭般珍貴,于是迫不及待地下載注冊“分期樂”App申請貸款1萬元!隨后李女士查看貸款進度,卻顯示銀行卡號輸入錯誤導致放款失敗,聯(lián)系客服后,她按照對方要求又下載注冊“如流”軟件并添加“專員”,剛出龍?zhí)队诌M虎穴,接下來,“專員”以改卡費、提現超時導致賬戶被凍結等各種理由,導致李女士損失27萬余元后仍然未等到放款!最終,“專員”拒絕退還本金并以必須辦理保險為由繼續(xù)施騙引起李女士警覺……

          【反詐提示】

          貸款請到銀行等正規(guī)機構申辦,切莫聽信網上“低利息、無抵押、放款快”的貸款廣告!凡是網絡貸款需要先交錢的都是詐騙!

          相關鏈接:

          全國反詐中心統(tǒng)一預警專號:96110

          96110是在公安部統(tǒng)一部署下,開通的全國反詐中心統(tǒng)一預警專號,專門用于對群眾的預警勸阻、群眾防騙咨詢和防范宣傳等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96110”專號為“電話區(qū)號+96110”。如果來電顯示加有其他前綴的“96110”,可能是詐騙分子改號冒充,請注意識別,謹防受騙。

          另外,“96110”為咨詢電話而非報警電話,如果遇到疑似電信網絡詐騙,可以撥打該電話進行咨詢,該電話絕不涉及任何要求進行調查、轉賬等行為,如果已經遭遇電信網絡詐騙,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

          本報記者李煉

        (責編:馬騰飛)
        中文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黄色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日本有码在线视_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 亚洲无码片AV一级 国产真实露脸3p视频观看 亚洲午夜AV电影免费在线
      1. <td id="gjccu"><mark id="gjccu"><legend id="gjccu"></legend></mark></td>
        <ruby id="gjccu"></ruby>

      2. <dfn id="gjccu"></dfn>
        <address id="gjccu"><b id="gjccu"></b></address>

        <dfn id="gjccu"><ul id="gjccu"><source id="gjccu"></source></ul></dfn>

            <style id="gjccu"><b id="gjccu"><acronym id="gjccu"></acronym></b></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