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山西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行動追繳文物第三次移交儀式”在山西省公安廳舉行。
這次文物移交,是省公安廳繼2019年先后兩次向省文物局移交追繳文物25413件后,第三次向省文物局移交20080件追繳文物。通過三次移交,省公安廳共向省文物局移交追繳文物共45493件,包括一級文物257件,二級文物416件,三級文物1314件,一般文物43506件。其中晉公盤、義尊、義方彝、青銅鼎(二里崗時期)、伯作彝鼎、原始瓷尊、叔休壺、龍紋銅盤、一組16件的青銅甬鐘、鑄鑲紅銅壺、鑄鑲紅銅提梁盉、四瓣目紋卣、彩繪銅鈁、錯銀銅壺等一大批文物,均為國寶重器。

“鑄鑲紅銅提梁盉”、“鑄鑲青銅壺”堪稱我國古代鑄銅技術高峰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為研究我國古代紅銅鑄鑲工藝提供了有力實證。雙系S型紋陶罐、雙系陶罐、紅陶雙口雙系壺等屬于新石器時期文物。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對于研究商代墓葬的形制結構、葬俗、墓道功能與等級關系提供了極好的考古學歷史資料,榮獲“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

義方彝
一級文物
西周
高49厘米,寬29.5厘米,口長26.5厘米,口寬21.3厘米,底長24厘米,底寬19.3厘米,重17.35千克。

青銅鼎
一級文物
商代早期
高64.5厘米,耳距46厘米,口徑46厘米,重25.9千克

木胎銅鎏金壺
一級文物
戰(zhàn)國
高19.8厘米,口徑17.3厘米,腹徑12.2厘米,足徑8.8厘米,重2.28千克

伯紳簋
一級文物
西周
高19.5厘米,口徑18.2厘米,重3.66千克。
經權威機構和專家鑒定,山西公安機關追繳的文物,上至新石器時期及夏商周,下至元明清,這些珍貴文物幾乎包含了中華文明進程的每一個時代,覆蓋了中華文明發(fā)展的每一處核心區(qū)域,成為詮釋中華文明起源的有力實證。據悉,此次移交的這批珍貴文物將陳列于山西青銅博物館和即將開館的山西晉商博物館。
據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山西警方成功破獲文物犯罪案件1456起,抓獲文物犯罪嫌疑人2294人,打掉文物犯罪團伙236個,追繳文物數量、移交涉案文物數量居全國之首。下一步,山西公安機關將以打擊盜竊盜割石窟寺石刻、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和盜竊古塔等文物建筑犯罪為重點,開展新一輪專項打擊行動。
全媒體記者楊沫黨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