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兼職刷單與冒充購物客服、冒充公檢法……3月28日,太原市反詐騙中心通報,僅25日、26日兩日,便預警勸阻1400起電話詐騙,挽回群眾經濟損失約30余萬元。

貸款類詐騙主要針對以下三類受害人群,小型企業(yè)、個體戶、工商戶等出現資金運轉困難,年輕人嘗試貸款創(chuàng)業(yè)、一些群眾由于特殊情況急需用錢。
犯罪嫌疑人通過微信群、QQ群、網頁等媒介群發(fā)“無抵押、無擔保、無證明、低利息、高額度”關鍵字眼,向有信用卡套現或者貸款需求的受害人發(fā)送二維碼,指導受害人下載APP。許多APP的名字,如“民生易貸”“眾金金融”“360金融”“平安新一貸”等,與正規(guī)銀行APP的名稱、圖標高度相似。在APP中獲取到受害人的個人信息后,犯罪嫌疑人再以銀行工作人員或者貸款公司工作人員的身份聯系受害人,受害人可在平臺上看到自己可貸款金額。犯罪嫌疑人以“繳納年息、檢驗還貸能力、保證金、稅款、刷信譽、代辦費”等為由,要求受害人匯款。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有多個犯罪嫌疑人以不同的身份與受害者聯系,不斷誘導受害人轉賬,直到受害者遲遲收不到貸款,對其產生懷疑。

刷單類詐騙受害人群以大學生、下崗職工、家庭主婦為主。
犯罪嫌疑人通過微信群、QQ群等媒介發(fā)送“網絡刷單操作簡單、門檻低、傭金高、無時間及地域限制”等誘騙信息。犯罪嫌疑人一開始讓受害者購買較小數額的商品,并且快速將本錢及傭金返還受害人,按此流程多操作幾次,逐漸贏得受害者的信任。獲取信任后,犯罪嫌疑人逐漸引導受害人購買單價更高的商品,并以“操作失誤、系統(tǒng)故障、激活賬戶、需要連續(xù)刷單才能返還本傭”為借口不斷要求受害人轉賬,直到受害人發(fā)覺自己被騙。近期刷單類詐騙出現變種趨勢,詐騙分子打著“網絡兼職刷單”的幌子誘導受害人在虛假網站上進行博彩、投資。

冒充公檢法詐騙受害人多以95后為主,該類人群剛從學校畢業(yè),涉世未深,社會生活經歷不夠豐富,面對詐騙分子的威脅恐嚇難以分辨真假。
犯罪嫌疑人預先從非法渠道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然后冒充通信管理局或銀行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名下銀行卡、信用卡或者電話卡涉嫌犯罪,并以詳盡的公民個人信息來提高自身可信度,編造案情引受害人上鉤。然后,犯罪嫌疑人將電話轉接某地公安機關,冒充公安機關稱受害人涉嫌違法犯罪,要受害人配合調查。為增加“可
信度”,一些犯罪嫌疑人會讓受害人用114查驗聯系電話,之后用改號軟件改成特定號碼聯系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將偽造的“某某公安局(或者檢察院、法院)網站”網址發(fā)給受害人,讓受害人看到對自己的“逮捕令”,然后以幫助受害人澄清冤屈、保護財產為由,或者通過誘騙、恐嚇、威脅等手段,要求其將個人財產匯集到指定銀行卡中。
在此,太原市反詐騙中心提醒廣大市民,騙子花樣百出,大家一定小心謹慎,以防上當受騙。